【动漫制作】中国动画百年发展史(下)
时间:2021-04-06 作者:哈尔滨鑫时空今天哈尔滨动漫设计制作公司带大家继续了解国产动画的发展史。废话不说,让我们继续看看那些年国产辉煌或低谷的风雨历程,回忆下童年那些经典动画的乐趣 【1980-1989 脱胎换骨】 其实从1978年年底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阶段,而到了1980的新十年,国产动画行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步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在六十年代国产动画辉煌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涌现出了诸多水准极高的动画片。 在大量动画爱
今天哈尔滨动漫设计制作公司带大家继续了解国产动画的发展史。废话不说,让我们继续看看那些年国产辉煌或低谷的风雨历程,回忆下童年那些经典动画的乐趣……
【1980-1989 脱胎·换骨】
其实从1978年年底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阶段,而到了1980的新十年,国产动画行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步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在六十年代国产动画辉煌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涌现出了诸多水准极高的动画片。
在大量动画爱好者涌入行业的同时,国产动画厂商发展迅猛。除了老字号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依然维持高产的优秀动画制作外,许多新的动画部门也悄然而生。
不过整体而言,八十年代的国产动画业仍是上美一家独大,撑起了国产动画的半边天。
八十年代的这十年里,我国全国共生产动画片两百多部,大部分具有代表意义的动画电影还是其来自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像《雪孩子》、《三个和尚》、《南郭先生》、《九色鹿》、《猴子捞月》、《曹冲称象》、《天书奇谭》……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八十年代上美优秀动画片。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动画电影,应该要数《九色鹿》和《天书奇谭》了。
《九色鹿》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动画基本保留了原版释迦摩尼的故事,采用敦煌壁画的形式,用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讲述了九色鹿经常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在帮助过弄蛇人后,弄蛇人向国王告密出卖九色鹿,九色鹿用神力化险,弄蛇人受到应有的报应……
为了创作出具有敦煌特色风格的动画,美术设计冯建男老师和九色鹿制作团队花了两个月时间,从上海千里迢迢沿着丝绸之路到了敦煌,对着丰富绚丽的壁画,团队人员临摹了五大本速写。
五位主创人员为了更好地感受敦煌文化,在敦煌千佛洞里呆了整整23天,完成了九色鹿动画片中所有背景场景的设计。当时条件艰苦,一切原画只能靠手绘。为了将九色鹿形象以最生动的形式呈现在电影荧幕前, 创作者们画了近2万张原稿、200余副场景,最终制成 24分钟的动画。
成片《九色鹿》无论在故事上还是画面音乐上都达到了完美的敦煌艺术动画呈现,用动画片阐述人类向善的愿望和高深的因果佛理,雅俗共赏,流芳百世。
而接下来要说的《天书奇谭》就更厉害了,其剧情故事比《九色鹿》更为丰满,89分钟片长的故事衔接紧凑,环环相扣。
《天书奇谭》 根据《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讲述天宫里的袁公偷盗天书,刻在石洞里,后被三只狐狸偷学。狐狸修炼天书法术后就去危害百姓。天鹅蛋化为人形的蛋生,学习法术后和袁公一起消灭了狐妖,而袁公因泄露天机,被抓回了天庭……
虽然的故事剧情改编自《平妖传》,但真正相关的部分只有狐狸精的设定。有趣的是,该剧本一开始由英国BBC广播公司于1980年牵头,建立了和上海美术电影厂的合作,给出了一个外国人心中理想中的中国神话剧本,并由上美的编剧进行改编。然而剧本真正改编完成后,BBC公司的合作资金却一直没有到位,无奈之下上美只好自己动手,组建团队独立完成了《天书奇谭》的拍摄。
《天书奇谭》 中大部分角色形象来源于戏曲,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整部动画“生旦净末丑”都有,譬如两朵腮红的蛋生,贼眉鼠眼的老狐狸,斜眼白脸的美女狐等等……只要是看过一遍的孩子,哪怕现在都已是而立之年恐怕也能记住《天书奇谭》里那几个鲜明生动的角色形象。
说完动画电影,在八十年代的国产动画界,还有一个领域随时代的洪流应运而生,那就是动画连续剧。
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达到1663万台,超过美国、仅次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在电视机的流行风潮下,系列动画短片很适应市场需求,于是中国的第一批系列连续动画作品诞生了。
中国最早的两部系列连续动画,是被公认为第一部系列剪纸动画的《葫芦兄弟》和第一部系列动画片的《邋遢大王奇遇记》。
1986年的《葫芦兄弟》的故事显然不必赘述,那首经典主题曲“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从小喜欢葫芦娃系列的“葫芦丝”至今甚至都会用这首歌来做手机铃声,以表怀旧。
动画中七个葫芦娃的性格能力各不相同,13集的故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超能力题材动画向来经久不衰,二十年前的葫芦兄弟在超能力上的创意设定恐怕比现在大部分国产动画都要有吸引力。
第一部系列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诞生于《葫芦兄弟》的后一年的1987年,与《葫芦兄弟》的神话故事相比, 《邋遢大王》 刻画了一个更现代化也更科幻的故事:不爱干净又贪玩的“邋遢大王”男孩误闯地下老鼠王国,在小白鼠的帮助下,与大黄狗、小花猫一同逃回到地面。
仍记得小时候每次不洗手不洗澡,父母就会拿邋遢大王的典故吓唬小朋友。有趣的是许多小朋友在看完《邋遢大王》后都爱上了讲卫生,今天看来这部动画在教育领域还是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一直认为《邋遢大王》的故事改编自我国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老师的作品,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故事真正的编剧是凌纾老师,也就是《阿凡提》的编剧,故事的灵感也是来源于凌纾老师当年偶然间看到女儿和小朋友们玩沙子的情形。
邋遢大王的形象在当时一众神话形象动画主角之中是格格不入的,一来是外形外貌的设计(邋遢大王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显然更像一个反派角色),二来是性格,叛逆的邋遢大王不像那些英雄式的神话角色般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个小朋友都能理解的有血有肉的邋遢大王角色,让观众感觉格外的亲切,多年来邋遢大王桀骜不驯的形象一直深深烙刻在人们脑海中。
据编剧凌纾老师的介绍,当初计划中《邋遢大王》共有三部,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第一部,当初设计中的后两部中 还会出现吸血鬼、外星老鼠等天马行空的角色。可惜,还是由于制作资金不足的缘故,这部优秀的动画片只做到13集就被迫结束,草草叫停,实在是动画界的一大遗憾。
除了以上两部电视系列动画和动画电影,80年代的优秀动画作品实在是不胜枚举,比如1984年的《黑猫警长》、1989年的《舒克和贝塔》(仅第一集)等等都是时至今日也常会被卡通频道重播的经典佳作。
80年代是国产动画羽翼丰满的年代,这个时期国产动画发展迅猛,缔造了一代人心目中完美的童年回忆。 备受压抑的灵感在这个时代纷纷喷涌而出,涵括的跨度极大,动画片不再是仅仅针对少儿的教育动画,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内涵意义与社会影响。
这一时期的国产动画数量和质量的确惊人地瞩目,在国际范围内收货无数殊荣,但随之而来成就感让国人渐渐开始骄傲自满。市场开始有一种说法: “动画就应该遵循传统理念,是做给儿童们看的片子,儿童才是最大的市场和受众”。这种想法后来为国产动画的衰落埋下了足以致命的祸根……
【1990-1999背水 · 一战】
90年代我国家用电视机的普及度突飞猛进,几乎达到了每家每户都有一台电视机的水准,所以这时的中国动画厂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开始全面转向大型动画连续片系列片,延缓了动画电影的制作脚步。
各大动画制作厂家开始寻求渠道,与外国的动画公司展开交流与合作,动画制作技术上固有的自封局面被打破了。有了国外先进的数字生产技术来取代人工绘画,极大的提升了系列动画的制作产量。
但是打开国门意味着利与弊的共存。外国动画厂商的涉足使得许多优秀的国产动画人才被更高的待遇挖角而去,水墨、折纸、木偶这些传统技术逐渐走向了失传和衰落,只能以学院派自居,却创作不出当年那种优秀作品。
其次,为了填补电视动画的播出空档以及在动画业上赚取更多的利润,大量外国动画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比如九十年代早期的《变形金刚》《花仙子》《铁臂阿童木》或九十年代后期的《圣斗士》《忍者神龟》等等……
客观来说,这些日本欧美的动画非常优秀,但从国产动画的生存角度来说,这些优秀的进口动画无疑压缩了国产动画的生存空间,在给了动画观众更好的选择的同时,也加速了国产本土动画的衰落。
表面上这个年代是一个十分繁荣的年代,国产动画的产量与日俱增,而事实情况是正是在这种虚伪的繁荣下,大批量的中国动画观众四散而逃,追美漫的追美漫,追日漫的追日漫,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即使在这个关头,我国动画界还在对外自负地宣称“国产动画的优势就是内容积极健康,适合对青少儿产生教育作用”……
另外这里稍提一下:我们非常熟悉的广电总局,成立于九十年代的1998年。
尽管如此,在外忧内患之下,九十年代的国产动画界也不是毫无硕果,能拿得出手的动画依然很多,比如1991年《舒克和贝塔》(2-13集)、1991年《镜花缘》、1991年《魔方大厦》、1995年《自古英雄出少年》、1995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1998年的《海尔兄弟》等等……
九十年代某种意义上也是童话大师郑渊洁老师的辉煌年代,在几乎所有动画编剧都开始认为“动画是给小朋友看的,应该越简单越直白才好”的大环境下,郑渊洁老师的童话改编动画作品可谓异军突起,在设定和立意上都领先了一大步。可惜还是迫于大环境因素,郑渊洁老师所有的改编作品都是经过删减甚至阉割的。如果对童年的这些动画的原故事剧情感兴趣,不妨抽空品读下郑渊洁的旧作。
除了郑渊洁老师的作品,1995年的《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也非常值得一提。这个IP的影响力从九十年代中一直延伸到今天,也是极少数2000年前非上海美术制片厂生产的动画。它的制作方叫做上海今日动画公司,除了这部作品,它后来还制作过如《太空牛仔》、《中华小子》这样的国际合作动画片,质量十分不错。
2013年《小头儿子大头爸爸》拍了续作《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里着重指出:新版动画其实是央视自作主张挪用原版动画形象创作的非官方续作,央视在遭到形象版权方起诉后,足足赔偿了156万元人民币才息事宁人。
尽管《大头》并非上美厂制作,但依然是出自上海公司的手笔。很多人都会好奇中国这么大,竟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动画制作方了吗?答案是有的。有一部非上海血统的动画,可以说是九十年代知名度最高的动画片,它的重播次数也创造了动画史上的前无古人——就是我们最熟悉的1999年版动画版《西游记》。
这部动画由北京中央电视台动画部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火炬动画分公司联合制作(严格来说前7集依然是上美厂的制作,后45集才是北京制作),早在1992年便已经开始筹备拍摄,足足经历了6年风雨,投资了3000多万元才在1998年完成全集,1999年正式走上电视银幕。
3000多万的投资对于二十世纪的国产系列动画而言是不可思议的数字。如此巨大的投资,若不是说对动画抱有强烈的爱和执念,那简直就是“烧钱”行为。后来事实证明这部动画的投资着实不计回报,因为《西游记》此后单单在中央台就重播了不下10次,在地方台重播次数不计其数,甚至还远销海外发行…尽管如此,依然未能回收全部的投资成本,真可算动画制作史的良心楷模。
九十年代末的国产电视动画在进口动画的打压下几乎奄奄一息几近灯枯,若不是一部《西游记》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恐怕国产动画爱好者的热情真的会熄灭在二十世纪。然而可惜的是,回过头看《西游记》,我们会发现这部神话改编的动画隐隐代表了国产传统风格动画一次华丽又伤感的谢幕……
虽然说九十年代盛产电视系列动画,但优秀的动画电影也是有的。1999年上映的神话巨制《宝莲灯》是我国建国后的第五部动画长片(前四部分别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宝莲灯》是它们之中投资最大、篇幅最长的一部。这部动画也是我国动画史上首次采用故事片导演来指导、使 用电影演员配音 的动画电影。
《宝莲灯》的剧情根据神话改编,讲述了主人公沉香拜师学艺,最终通过宝莲灯打败舅舅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为了能够在动画中充分表现出神话故事的玄幻色彩,主创人员亲自远赴敦煌、西安、华山、西双版纳、宁夏等地采风,收集创作素材和灵感。
整部影片制作历时三年,使用了先进的电脑三维特效技术进行绘制,六声道全数码立体声录音。共有超过300位工作人员呕心沥血参加制作,共绘制近15万幅动画画面、2000余幅背景,全片镜头2000多个,人物近50个……
这部动画电影在九十年代末期的制作可谓精益求精,单单是影片中的歌曲配乐就请到了四位不同的乐坛优秀歌手(分别为李玟《想你的365天》刘欢《天地在我心》张信哲《爱就一个字》宗庸卓玛《望月节》)。其中李玟老师和刘欢老师的歌都是单独为《宝莲灯》量身定制的单曲,刘欢老师的《天地在我心》更是在谱曲填词上就花费了八个月的心血。
而很多80后90后爱好者当年可能还不知道,这部电影中的配音也是阵容豪华之极:反派角色二郎神的配音是著名导演姜文,主人公母亲三圣母的配音是著名演员徐帆,就连戏份不多的配角孙悟空的配音,都是大名鼎鼎的滑稽喜剧演员陈佩斯老师。
虽说《宝莲灯》的质量不错,但奇怪的是当时媒体对《宝莲灯》的评价贬大于褒,四川某媒体甚至还抨击《宝莲灯》抄袭《狮子王》的故事架构,剧情淡薄,全靠卖歌赚钱……私以为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些过激的,动画评价永远都是见仁见智,至少个人觉得《宝莲灯》无愧为90年代最棒的国产动画电影了。
这一时期的国产动画提升了制作技术,开始与国际接轨寻求合作,但实际上,动画数量越来越多,精品和佳作却越来越少。商人开始涉足动画圈进行投资,国产动画也有些开始变了味。反观进口动画的市场占有速度恐怖,我国靠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国产动画迷四散而去,动画厂和文化局却不求进步,坚持着“儿童动画”这种身段,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2000-2010 喜忧·参半】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项政策:电视台引进动画片必须得到审批,各个电视台播出动画片必须有比例限制。此前,电视台的动画节目基本上被日本动画片垄断,在新政策下发后,日本动画的市场空间被强制压缩了一半以上。
动画片《封神榜传奇》
与此同时,国内的动画界逐渐找回了理性,在总结了上世纪的动画经验后,纯国产动画和中外合作动画的数量都在继续攀升,动画作为一项专业技能也被国家逐渐重视起来。2002年的统计数据中,我国开办动画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70所,动画专业生人数突破5000人。
而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使得小规模的动画制作组和独立动画人获得了生存空间。2002年后涌现出了一批非常有创意的flash动画,让自由的动画形式成为了可能。Flash也促进了国产动画和游戏的首次深度合作,为后来许多优秀的国产游戏CG打下了基础。
今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其实最初也是一个2004年的flash动画作品,其他著名的flash作品还有《小小系列》、《绿豆蛙系列》、《小破孩》系列等等。在2002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flash动画都是国产动画的一个重要分支。
但是flash毕竟不具备规模性,所以电视系列动画的制作依然是国产动画在2000年后的主流方向。在电脑技术日臻完善的二十一世纪,大量完全由电脑技术代替人工绘图的动画作品孕育而生,而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来头不小,它的大名几乎只要是看过电视动画的中国人都会知道——《蓝猫淘气三千问》(准确来说第一集播出于1999年年末,但主要播放时间是2000年后)。
葛平老师如今已是动漫界的一位网红,也许他自己都没想到当年配音的蓝猫形象竟然能够影响到几代人的童年和未来。
就角色上而言,蓝猫、淘气、菲菲、鸡大婶等很多角色显然是针对小朋友打造的可爱形象,《蓝猫》的故事的剧情和主旨又重在专业知识,两者相结合,小孩子看热闹,大孩子看门道,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动画模式。
《蓝猫》的制作公司三辰卡通因为这部动画一跃成为了中国第一批靠周边产品发家致富的公司。在《蓝猫》最火爆的年代里,三辰卡通的蓝猫专卖店几乎开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巅峰期的时候,据蓝猫之父王宏老师透露,三辰卡通光是观众小朋友的信件就收到过9万封以上,受众度惊人。
至今《蓝猫》系列已经长达2400多集,是全球最长,最宏大的动画系列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蓝猫》先后在两岸三地1000家以上电视台播出,日均广告宣传长达30小时,拥有4亿的观众群体,宣传力度覆盖了大中华区99%的地区,具有不可撼动的品牌号召力。
《蓝猫》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可依然没有跳出“国产动画=儿童动画”的套路,同期出的动画如《哪吒传奇》、《东方神娃》、《蓝皮鼠和大脸猫》等明显偏向儿童群体。
此时,上美厂剑走偏锋再一次打出了自己的创新招牌:《我为歌狂》、《Bravo东东》、《隋唐英雄传》、《白鸽岛》。连续几年,上美厂做出了更适合青少年和成人观看的动画,这些动画吸取借鉴了日本动画的优点,令动画的思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升了一个台阶,打开了新的市场。
2004年,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规定了频道播放国产与引进动画片的比例,要求 国产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数量不少于60%,电视上进口动画片开始减少。于是,深知进口动画优势的国内厂商开始寻求与海外合作动画的机会,原则上希望动画具 有进口的制作技术,又不失国产的情怀。
在这样的契机下,诸如《马丁的早晨》、《小魔女蒙娜》、《中华小子》、《摇铃啊摇铃》、《守护精灵》这些中外合资动画在2004后如雨后春笋般被制作出来。有了外国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的协助,这一时期的动画广受好评,深受儿童和青少年的喜爱。
不得不提的是,国产动画最强话题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便诞生在这个时代。第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诞生于2005年,这部动画的剧情和画面都深受小观众的喜爱,所以直到今天也是续作不断,甚至还出过几部电影版动画。
2008年,广电总局再次下发新要求:各动画频道在每天17:00-21:00时间段内必须播放国产动画片或国产动画栏目,严格执行每天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播出比例不低于7:3的规定。
此长彼消之下,国产动画市场需求精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这一时代诞生了一个非常具有价值的国产动画 IP:《秦时明月》。
《秦时明月》首播于2007年春节,改编自温世仁的同名原著小说,前三部《秦时明月》在中央电视台反响非凡,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秦粉。然而由于第四部开始的故事涉及过多成人及政治元素,被迫只能转战网络平台继续发行。好在网络动画的条条框框较少,受众更广,使得这个系列反而因祸得福越做越好,剧情也越来越成熟。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产动画市场百家争鸣,好的作品实在很多,难以赘述,但相信各位看客心中都会有许多属于这个十年的童年记忆。
虽然国产动画受到了广电总局政策下的诸多扶持,作品规模上确实相较于90年代确实有了不小的飞越。但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是帮助,也多了许多约束。播出时间获得了优待,创作题材和创意上却受到了很多无形的限制。更尴尬的是,家用个人电脑及家用网络的高速普及,让外国动画的播出限制也渐渐成为了摆设,不再能影响国内动画观众的选择。
【2011-至今 柳暗·花明】
2011年,互联网文化的高速发展使的动画有了一个全新的更成熟的传播渠道,网络动画片脱胎于flash动画,但使用的制作技术并非flash,而是真正的专业动画制作流程。
这一年由七彩映画工作室出品的原创3D网络动画《我叫MT》横空出世,被网友冠以国产动画希望之称。在魔兽游戏的粉丝受众和优秀制作影响下,这部动画可以说是开启了二十一世纪10年代的网络动画风潮。
《我叫MT》的成功案例让国产动画开始重视起热门IP以及擦边球IP的价值,于是游戏改编动画,小说改编动画,以及最常见的漫画改编动画都开始各出精品。IP的价值无疑加速了国产动画的发展,于是知名度高的泛IP作品开始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2011年网游LOL开始大火,于是带动了后来的《啦啦啦德玛西亚》、《超神学院》、《暴走撸啊撸》等等;玄幻网络小说如日中天,于是就有了《择天记》、《从前有座灵剑山》、《灵域》……;而国产漫画向来不弱,漫改动画诸如《尸兄》、《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都不负IP重望,动画甚至未出之时,就受到了原著粉丝的期待和追捧。
然而互联网模式下IP的出现也是利弊共存的,从弊端上而言,IP的便利性某种程度上阻滞了精品原创动画的诞生,也催生了更多居心不良的生意人试图涉足动画产业。 IP让动画更容易出名了,但这一切都是基于动画质量的前提下的——同一个IP,你做的好,便是名垂千古,做的烂,必定遗臭万年。
当然好坏自在观众心中,此处不予点名,请随意对号入座。
撇开IP,这百花争鸣的时代也不乏好的原创网络动画。比如若森动画公司的《画江湖》系列和《侠岚》系列;海岸线动画工作室的《纳米核心》系列;MTJJ的《罗小黑战记》;上海易元动画的《死灵编码》……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新生代国产动画,创意的力量没有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殆尽,反而愈发蓬勃起来。
网络动画由于受众和审核制度的缘故,作品内容逐渐偏向全年龄口味。于是国产电视动画在幼儿观众越来越多的市场前提下,开始分道扬镳,全面主打低龄向长篇动画市场。
这之中的翘楚无疑就是可以和《喜羊羊》系列平分电视动画江山的《熊出没》系列,这个系列首播于2012年的中央少儿频道,自开播后的几年连续获得全国十三个动画奖项。很多人否认《熊出没》的故事内涵,然而毕竟它是低龄向作品,它能够成功其实必然有它的道理。内涵浅,但重在主旨三观尚正,能让孩子从小了解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也不失为一部有所价值的作品。
说完网络动画和电视动画,当然也要提一下国产动画电影。
不谈改编及衍生向的动画,诸如《喜羊羊》大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等,这里着重讲的是诸如像王川导演的《魁拔》、田晓鹏导演的《大圣归来》、王微导演的《小门神》、彼岸天公司的《大鱼海棠》……这样的原创国产动画。
国产动画电影这几年陷入一个怪圈:投资大,情怀深,设定酷炫,故事能力差。 2011年开始的《魁拔》三部曲总投资高达1亿人民币以上,然而收获的票房堪堪5400多万,也因此《魁拔》第四部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成为有生之年。 2016年的3D动画《小门神》投入也是过亿,一部甚至顶三部魁拔,然而票房也就拿了7000万上下,影评口碑惨淡。
同为2016年的《大鱼海棠》投资3000万,票房近6亿,算是少数赚的盆满钵满的动画电影,然而可惜叫座不叫好,上映当天, 网络评分从8分爆跌到6分,惨不忍睹。
主观而言,近几年来,也唯有《大圣归来》是既赚钱又赚口碑的动画电影了。
《大圣》老瓶装新酒,虽然题材还是西游记,但故事却别有洞天,充满创意和感动,投资的1.3亿也成功转换为了近10亿的恐怖票房,一首戴荃老师的《悟空》,更是听得男女老少不禁潸然泪下。
同样的高投入同样的情怀,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私以为还是讲故事的能力上,国内动画电影导演仍需努力,单论剧情把控,还是要 多学习国外动画电影导演们的扎实基本功。
诚然大家都明白国产还有许多不足,但从1926年的国产动画看到如今的国产动画,我们心里都知道,国产动画和动画人们依然有血有肉,保有那一份最初的赤子之心。
此时此刻想必有许多国产动画人还奋斗在动画制作的第一线,让我们感谢他们,感谢动画厂商,感谢动画制作组,感谢那些兢兢业业,不放弃振兴国产动画的职人们。
以上便是国产动画这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感谢阅读,国产动画有你的支持,一定会走向美好辉煌的那一天。
以上就是鑫时空对于【动漫制作】中国动画百年发展史(下)的经验总结,今天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的资讯,请多关注鑫时空官方网站。
鑫时空展会展馆展厅设计的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一支在展馆展厅设计上实力强大的设计与施工团队。能够利用互动系统、全息成像、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多种专业的多媒体交互技术,为客户提供展馆展厅设计、展览展会设计、多媒体科技展馆设计等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顺应科技化趋势打造优秀的展馆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