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制作】中国动画百年发展史(上)
时间:2021-04-02 作者:哈尔滨鑫时空今天 哈尔滨三维动画 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国产动画的发展史。 废话少说,让我们看看那些年国产辉煌或低谷的风雨历程,回忆下童年那些经典动画的乐趣 【1926-1948开天辟地】 时间倒流四百年,近代动画的先驱者,17世纪的耶稣会教士阿塔纳斯珂雪在1640年首度发明了一个叫魔术幻灯。这可以说是动画,也是所有电影的开始。 此后的几百年里,那些最早的动画开始陆陆续续诞生了,世界最早的动画说法纷纭,1888年
今天哈尔滨三维动画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国产动画的发展史。
废话少说,让我们看看那些年国产辉煌或低谷的风雨历程,回忆下童年那些经典动画的乐趣……
【1926-1948开天·辟地】
时间倒流四百年,近代动画的先驱者,17世纪的耶稣会教士阿塔纳斯·珂雪在1640年首度发明了一个叫“魔术幻灯”。这可以说是动画,也是所有电影的开始。
此后的几百年里,那些最早的动画开始陆陆续续诞生了,世界最早的动画说法纷纭,1888年《一杯可口的啤酒》(第一部有剧情动画)和1906年的《滑稽连的幽默相》(第一部胶片动画/电影),都可以算是最初的动画,然而很可惜,这之中并没有国产动画。
直到1926年时,中国诞生第一部属于自己的国产动画——《大闹画室》,由中国美术片的开创者万氏兄弟(万古蟾、万籁鸣、万超尘、万涤寰)制作,这部动画也标志着我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开始。
在当年,国外动画厂商们严密封锁动画技术,万氏兄弟用自己仅七平方米的房子改造成绘制、洗印、放映的工作室,省吃俭用购买了一台旧照相机改装成逐格摄影机,从数以百计的失败中,自己摸索研究出经验方法,终于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的小屋里制作出了动画片《大闹画室》。
虽然在当时的技术限制下,《大闹画室》片长仅有10分钟,且没有声音(即默片),但它讲述的故事简单却不失趣味:从墨水里钻出了一个小墨水人在画室捣乱,弄得画室一团糟,最后画家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制服……
大家是不是联想到了一个很有名的创意视频《火柴人大战鼠标》?那里面讲述的是画图工具画出的火柴人有了生命开始在电脑屏幕上捣乱,最后被鼠标制服的故事……
然而这个视频可是在 2010 年后才有的,想想我们动画界的前辈们 1926 年早了快 100 年就有了这样的创意,实在是佩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年赛璐珞绘片的动画制作方式比较耗费人力制作效率太低,所以影片中的画家角色是由万古蟾老师自己真人出镜扮演的,可谓开创了国内动画与真人结合电影(例:《精灵鼠小弟》《长江七号》)的先河。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创作于1928年,然而我们国产的《大闹画室》却在1926年足足早了两年便已诞生,啧,论辈分,这只世界知名的老鼠还得叫墨水人一声大师兄吧。
更为惊人的是,如果将动画定义的宽泛一些,万氏兄弟早在1922年其实已经制作成功过一部动画,名为《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好吧,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奇葩,那是当然的,因为这就是个广告动画,并不能算一部完整的动画片。由于实在年代太久远,视频已经很难找了,如果是学动画专业的同学,可能会看过一些片段和截图。
除了华文打字机广告,当时万氏兄弟在《大闹画室》完成前后创作过许多广告动画,诸如《益利汽水》和《味精》,只不过那些动画由于时长和载体的限制,并不能称为真正的动画电影。
《大闹画室》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电影并大获成功后,万氏兄弟一鼓作气,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动画制作。此中早期诞生的《一封书信寄回来》、《纸人捣乱记》,与先前的《大闹画室》一起,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部动画”。
骆驼献舞
1935年,万氏兄弟再次做出创举,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标志着中国动画从无声到有声的进化,绝对是一次质的飞越。这部《骆驼跳舞》根据《伊索寓言》故事改编,描写狮子请客,百兽云集,一头自作聪明、自命不凡、又好出风头的骆驼,当众献舞,大出洋相,引起众兽大笑,最后群起把骆驼赶下台的故事。
但先行者总是艰辛的,当时的动画界还不成熟,60多年前的中国没有乐队可以当场录音,要制作有声动画,只好依赖唱片一段一段的录音力求动画配音的流畅度。
为了表现出骆驼跳舞的声音,四兄弟尝试了多钟方法,然而都不理想,好在最后别出心裁的想到了用京剧的击鼓来代替脚步声,效果斐然。而表现大象鼻子吸水的声音更是有趣,是四兄弟借用空心橡皮管吸水的声音来代替的,相当逼真。
可惜的是《骆驼献舞》虽然历史价值极高,却苦于资源不足,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引起轰动和知名度。 而后到来的的1937年,中国受到侵略,那段时期动画的创作环境变得无比艰难,万氏兄弟没有放弃对动画的坚持,在那期间创造了许多抗战题材的动画,诸如《国人速醒》《名族痛史》。可惜那段灰色时光里,黄土地上的人们实在是有心无力,没有机会去好好欣赏动画艺术,只好埋没了那些具有深刻民族意义的好作品。 此后的1940年,国民党开始推行消极抗战政策,简单来说就是禁止传播一切抗日题材的东西,显然也包括了动画。这样的政策让万氏兄弟的动画被迫叫停,无奈之下的万氏兄弟们只好加入新华影业公司卡通部工作。 同年,来自迪斯尼的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公映,反响火热票房惊人,这对身为中国动画人先驱的万氏兄弟触动很大。于是万氏兄弟在艰苦动荡的环境下克服了诸多困难,决心要做一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长片动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国联合影业公司的张善琨先生的帮助下,经过动画公司近百人一年半的合作协助,呕心沥血绘制了两万多张原画并拍出了近两万尺毛片之后,万氏兄弟终于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片大型动画:《铁扇公主》。
这部80分钟的动画片长在现在看来或许很短,但在当年这80分钟加上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无论是收获的口碑还是票房,都完全碾压了当时全院线的所有故事片,不仅震惊了整个上海,更是由于上海当年的租界文化因素,传播影响了全世界的动画爱好者,让他们大为钦佩中国动画的神乎其技。
如今的阿宅们总爱吹捧动漫之神手冢治虫是多么厉害,但殊不知手冢治虫老师当初就是因为看到了中国的这部《铁扇公主》,才会毅然决然放弃了医学事业,转而投身可以真正在精神上救治人类的动画产业。
简而意赅的说,1926年-1948年的这段时间,是动荡的年代,但也是国产动画开天辟地的年代,当年的动画界,万氏兄弟几乎以四人之力撑起了整个国产动画界,倘若没有万氏兄弟的存在,恐怕国产动画绝无那段辉煌,那段荣耀,故科普之余,也再次感谢万氏兄弟四位老人家,感谢你们为中国动画开辟了最难也最光辉的一步。
【1949-1959峻岳·夷海】
国产动画的第一次跃进,可以说是以1949年为分水岭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量充满热情的动画爱好者开始投身动画产业,创造出了许多崭新的动画形式。当然,不管什么时代,人一多了,就容易鱼龙混杂,这说的就是建国初期的动画界曾经涌现过一批zhen治不正确的作品,当然时至今日,已经根本查不到了。 有幸的是,保留下来的好作品也不少,比如1945年的《小梅的梦》作为一部黑白木偶片,别出心裁的首创了将真人与木偶结合的拍摄手法,一经上映便让观众们啧啧称奇。
《小梅的梦》之后,木偶片在中国动画界愈发站稳了地位,直到1953年的《小小英雄》,再次开启了木偶片的新时代,它是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木偶片。
虽然故事内容讲得只是小动物们团结一心,勇斗饿狼,但在当时黑白片主流的时代,一部彩色木偶片所代表的不仅是创作人员的心血,更是技术飞越的象征。
说到木偶片,1956年洪汛涛先生创作的木偶片《神笔》可谓创造了当时木偶片的巅峰辉煌,这部作品在国际竞选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意义非凡,而《神笔》这部作品中鲜活的马良形象也深深的印入了后世每个孩子的心上。
除了木偶片,手绘黑白动画在当时也是佳作备出,诸如1950年的《谢谢小花猫》和1952年《小猫钓鱼》,虽然故事简单,但都不失主旋律的童真乐趣。
但由于手绘动画和木偶剪纸类动画的制作难度差异,彩色的手绘动画迟迟没有诞生,直到195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终于经过大量实验成功制作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色的》,这部动画在画面效果上几乎是当时动画片的巅峰,于是次年便获得了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可喜可贺。
拥有了彩色动画片技术后,上美厂在第二年的1956年,又推出了一部更有代表性的彩色动画,《骄傲的将军》。
《骄傲的将军》在表现形式上充分借鉴京剧的艺术特色,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京剧元素特征,十分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气息,不负导演提出的“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
这部动画的人物的造型大量参考了京剧脸谱,甚至人物脸谱的颜色已经暗示了人物本身的性格,比如主角将军的大花脸,大面积的白色色块,眼睛四周涂上青灰色,而两颊又涂红,与胡子的黑色色块分离隔开,俨然一副霸气威武,粗率鲁莽的第一感觉。
在动作设计上,这部动画也将京剧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人物的一昂首,一兰花指,都与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台词上也大量的运用了“嗯嗯啊哈”之流京剧的唱腔,恰到好处,颇有意思。 而后的1958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这再次为中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1957年的4月,著名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终于在一大批动画爱好者的齐心协力下,成功建厂了,当时上美旗下一共三个大部门,分别为剪纸、木偶、动画部,全国动画的八成以上都来自上美,可谓上海动画宅们的骄傲。
上美自成立后,每年平均会生产大约14部左右的动画,大部分动画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22部作品获国内31次奖,有29部作品获国外45次奖。
由于当时诸多因素的印象,大部分动画的题材都局限于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但也并不是所有动画都是如此。比如1958年的《三毛流浪记》,就另辟蹊径的采用了社会励志题材,来讲述孤儿三毛 在旧上海滩的辛酸遭遇,影片的剧情在当时可谓一绝,不仅可以看到三十年代上海的淘金梦,更能在30分钟里看完三毛坎坷不堪的一生。睡大街,吃垃圾……三毛的故事即使后来被翻拍了无数次,但都保留了这一版动画的感人肺腑的深意,发人深省。
1949至1959是国产动画电影的起步探索期,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许多全新的动画形式逐渐被投入生产,动画电影的题材大多以民间神话寓言为蓝本,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雏形。
【1960-1965 百花·缭乱】
1960年-1965年的中国动画开始全面进入鼎盛时期,这期间我国平均每年可以制作10部以上的成品动画(上一章提到上美的平均制作是算至21世纪的),各种动画类型诸如剪纸、 布偶、木偶、水墨等等百花齐放,中国动画在创作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处于世界领先的行列,在全世界范围内声誉鹊起。 好的时代总是能诞生好的作品,而开启这六十年代动画辉煌的作品,正是1960年制作完成的《小蝌蚪找妈妈》,这是根据方慧珍与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小蝌蚪》的剧情简单有趣,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蝌蚪卵后离开了,蝌蚪卵慢慢长出尾巴变成一群小蝌蚪,在虾公公描述了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一路它们错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了母亲。最后,小蝌蚪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动画的创作背景。1959年,动画大师徐景达希望尝试制作水墨风格的动画,于是他找到找到摄影师段孝萱老师,表示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十分有趣,若是印在脸盆上,很是逼真,有没有可能把做成一种新的动画形式?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找到了当时上美的总技师也就是后来《小蝌蚪》的导演钱家骏老师,一起研究将水墨画变成动画片的可能性。
来年1960年的中国美术电影展上,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听了这个想法,深表赞同,大力支持。于是,有了副总理的鼓励,全制片厂上下开始齐心试验水墨动画的可能性,从最初的“青蛙从荷叶跳下”的镜头,逐步大规模开始尝试,终于在三个月后完成了一部《水墨动画试验》作品,包含了十多种动物以水墨形式展现的短片剪辑。
徐景达
最终成片诞生时,精益求精的上美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又加上了许多故事剧情,并且尝试性地加入了彩色的金鱼角色。终于在当年7月份,一部时长15分钟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了。
这部动画电影诞生后,分别在1961年-1981年间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六枚奖项,受到了世界范围的一致好评,交口称赞。《小蝌蚪》虽然故事篇幅短小,故事节奏却十分明快自然,画面充满美感,且整个故事的灵感取材于齐白石老先生的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论景论情都饱含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积淀。
除《小蝌蚪》外,六十年代的国产动画界有一部动画显然不得不提,那就是1964年7月25日正式发行(上集为1961年,下集为1964年)的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
这部动画由国产动画开山祖师万氏兄弟负责导演、作画、编剧,参加创作的总人员共有近三十人,被分为五个组,每组由一个原画、助理和几个动画人员组成,成片后的动画上下集总时长超过了100分钟。
动画的故事取材于《西游记》,情节几乎众所周知口口相传:讲述了孙悟空去东海龙宫取金箍棒,随后被天庭欺骗,一怒之下大闹天宫的故事。但是动画本身的剧情和原版西游记稍有出入,动画中最后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与猴子猴孙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结局上的改动其实体现的是当时社会对斗争精神的向往与肯定。
《大闹天宫》主角孙悟空的京剧脸谱式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动画中孙悟空穿着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的裤子,足下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导演万籁鸣在当时用了八个字称赞这个形象:“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直至今日,很多西游题材的作品对孙悟空形象的描绘还是沿用了这一六十年代经典风格。
而在性格塑造上,动画中的孙悟空形象十分立体和人性化:他果断乐观,却并不完美;有自己的主观,冲动、缺乏理性……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形象和鲜明的个性,给予当时的人们奋起反抗的精神支持,具有影响现实的历史意义。
在画面和音乐上,《大闹天宫》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世界顶级的制作水准。画面风格大幅度参考我国壁画、年画、京剧等传统元素,每一个镜头都惟妙惟肖充满意境。动画制作上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逐格动画形式,由原画师完成主要动作后,再进行次级衔接的画面补充。一般来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画,所以50分钟的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全靠双手和画笔人工完成绘制,总工作量简直匪夷所思。
而《大闹天宫》的音乐主要运用的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三大件来完成的,其中包括了文场三大件的京胡、月琴、弦子,武场三大件的单皮鼓、大锣、小锣。无论是从动画的契合角度还是音乐本身的质量都实属完美,至今不只是我国,国外的很多西游记爱好者说起《大闹天宫》,往往第一反应提到的还是它引人入胜的背景音乐。
大闹天宫上集在1961年上映后,先后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六项大奖,其中最早获得的一项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之一——捷克斯洛伐克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所颁发的短片特别奖。 手冢治虫与严定宪
1943年的某一天,日本漫画大神手冢治虫观看了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从而毅然决定投身于漫画创作。而到了六十年代,当手冢治虫看到同样出自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时,那种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以至于动画上映二十年后的1981年,曾担任《大闹天宫》原画设定的严定宪老师到日本参展遇见手冢治虫时,手冢老师非常激动地主动邀请严定宪老师合影留念,还赠送了他一顶代表性的画家圆帽,提笔合作了一副弥足珍贵的“阿童木握手孙悟空”的画作。
感叹回想两位大师握手的那一年,中日动画水平还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各自都拥有值得民族骄傲的动画英雄,各自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和大师,再看现如今的世界动画行业趋势,实在是百感交集。
60年代同期优秀的动画作品其实远不止这两部,比如主题曲脍炙人口的《小燕子》(1960)、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1962)、小学课本故事《山羊和狼》(1960)、街知巷闻的《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等等等等……
这一时期国产动画制作已经趋于成熟,动画的题材除了民间神话,新添了许多具有代表意义的原创故事,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时期的动画风格依然遵循了“弘扬民族精神”的特色,尽可能的在动画中加入民族色彩感染力。
以上就是鑫时空对于【动漫制作】中国动画百年发展史(上)的经验总结,今天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的资讯,请多关注鑫时空官方网站。
鑫时空展会展馆展厅设计的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一支在展馆展厅设计上实力强大的设计与施工团队。能够利用互动系统、全息成像、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多种专业的多媒体交互技术,为客户提供展馆展厅设计、展览展会设计、多媒体科技展馆设计等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顺应科技化趋势打造优秀的展馆展厅。
- 上一篇 :【活动策划】活动策划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 下一篇 :【网络运营】社会化媒体在网络营销中有什么作用?